【道德模范】“九零”小伙“老师傅” 机修创效数第一
文: 来源: 时间:2020-12-22 17:03:18 阅览数:79
提起机修工,能想到的往往是满身的油污,呛人的气味,躺着趴着作业,但事实上这个工作岗位不仅仅是印象中的“苦脏累”,更是一项脑力活、技术活。在第一项目管理部三水沟机修车间有这么一个“九零”后小伙儿——赵建忠,提起他,管理部的人都会说“小赵修铲车,那是一绝”。
他爱学习、爱钻研是出了名的,但也正是这股子劲让他成了项目部最年轻的“师傅”。刚开始带徒弟的时候,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徒弟们大部分都是小赵的老大哥,碍于情面小赵说只能带头干,干不完就不下班,时间长了,徒弟们也慢慢适应了他拼命三郎的劲儿。每天组织徒弟们进行一个小时的理论学习,教他们看图纸,对着设备讲原理,讲经验,陪着他们看视频,就这样车辆维修组被他很快带进了工作状态。
他常说:“井下生产不等人,排查故障慢一分钟,检修慢一分钟,我们在井下的工人师傅们就得人工去抬料,不仅劳动强度增大,不安全因素也会增加,我不能在检修这个环节影响他们。”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提高检修率,他自制改造的“发动机检修操作台”翻转省力、节省时间,还能保证整个发动机检修现场干净整洁。“液压泵站”的改革,不用下井安装,在机组、铲车、胶轮车上调试就可以精确测量马达能不能使用、油缸漏不漏油,极大地减少了井上井下的周转时间。“风动充电器”的创新,不需要把亏了的300斤电瓶运上井来进行周转充电,只需要背上40斤左右的“风动充电器”下井应急充电即可……在他的带领下,机修车间成立一年多以来,光车辆维修组全年为管理部节省维修费用30余万元。
现如今在寺河、胡底、常店、东大等项目部有车辆技术问题找小赵,车间内矿井下设备故障找小赵,这个别样的“九零”后,已然成为了管理部的“老师傅”。
颁奖词:“企业里有很多岗位和工种,但我只会修车,我只想做到快和准。”一句再简单直白不过的话语却是你对岗位工作的孜孜不倦和不懈追求。在企业技术人才相对欠缺的当下,你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一年节约创效几十万元,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创效求精。